
動用經費成本
本專案實施分為三個步驟,分別為初期之基礎建設階段,中期之功能擴增階段及後期之建置完成階段。專案總金額為4年5,500萬元,4年3階段共完成雲端資訊分享中心系統58輛救護車、35間責任醫院運作之系統平台建置;完成28輛配置遠距醫療救護設備之救護車建置;完成研發本專案系統軟體設計功能建置;完成本專案建置救護車電子救護紀錄表及導航、定位功能建置。4年3階段建置成果示意圖如下圖。

1、初期基礎建設階段(101年)
初期之基礎建設需進行救護車、指揮中心與責任醫院之建設,建立最基礎之設備工作能量,以及橫向通訊機制,合計初期基礎建設階段花費經費約新台幣940萬元,並謹將上述之建設內涵示意如圖。

2、中期功能擴增階段(102年)
擴增部分包含新增遠端醫療救護車至總數50%、119指揮中心提昇處理能量至80%,持續建置救護車及責任醫院系統平台至85%,合計中期功能擴增階段花費經費約新台幣1,440萬元,並謹將上述之建設內涵示意如下圖

3、後期建置完成階段(103~104年)
後期之103年部分,包括完成所有規劃之系統平台建置、新增遠距醫療救護車至總數之78%、新增救護車功能完成建置等。103年花費經費約新台幣1,448萬元,並謹將上述之建設內涵示意如下圖。

104年部分,目前已編列預算1,500萬元,預定建置院端品管功能升級、異地備援系統、完成遠距醫療救護車配置,預計於104年年底前執行完畢。
減少生命殞落,維持完整家庭~「無價」
挽回一條人命,即在增加一個家庭的完整性,經統計本專案自101年實施以來迄今3年期間,主要服務對象心肺功能停止患者7,274人當中,最後成功步出醫院計355人,誠屬非易之舉,象徵「行動急診室MER」是到院前緊急救護的最佳利器,生命是無價的,這3年花費將近4千萬元建置22組MER,確實創造了無上的價值。謹以下圖與一則新聞案例加以示意。

新北市這幾年來投入行動急診室的預算雖高達5,500萬,但若以年度整體緊急救護預算來與國際部分城市或地區進行比較,新北市換算人均救護預算僅18元,相對香港、美國馬里蘭、日本大阪的預算比例,相差最高逾40倍,但新北市的OHCA 救活率成效確能媲美這些城市,實代表新北市行動急診室成本投資具有極佳的效益!


未來展望
未來,除了好還要更好!將持續以科技環境營造緊急救護心視野。目前業已擬定三項計畫,包含:建置指標即時化與視覺化系統、公眾AED街道模式配置計畫、市民緊急救援卡建置計畫。
1、建置指標即時化與視覺化系統
整合現有平台資料(包含:行動急診室資料庫、OHCA資料庫、救護紀錄表及119指揮系統資料庫等),與KPI指標整合成一個即時的動態資訊,透過APP派送給各決策及品管人員,當KPI出現異常時能立即顯示,品管人員能立即發現並提出修正問題的策略,達到走動式管理效能。
2、公眾AED街道模式配置計畫
現行主要OHCA主要發生在住家,達70%,而衛福部公告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公共場所最多只能解決30%的需求,未來,採用數學模式去計算各行政區所需要AED設置數量及最佳的設置位置,並先行移動現已設置的效益不佳位置,以達成本效益及醫療有效性。

2、市民緊急救援卡建置計畫
透過自主管理資料,可以在需要救護時,由救護者第一時間了解病患病史、藥物史、過敏史及禁忌症,提升病患安全,將原有被動申請的公行政型態(如保險所需的救護證明…),變成主動的通知領取,預期將大幅提昇民眾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