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行動急診室-具體內部效益

 

   由前述所提之「解決方案」,本專案獲致了哪些實際效果,茲分為「外部效益」、「內部效益」及「成本合理性」三部分,分別加以說明佐證。

內部效益 下圖文字可點選連結喔~

inb1

1、救護紀錄E化,作業更精簡明確

(1) E化掃描救護紀錄表,加速資料登載效率
  • 每件由人工輸入電腦平均花費30分鐘,透過掃描改善為1分鐘。
(2) 救護時間按鈕回報功能,精確記錄救護時間點
  • 回傳救護出動、到達現場、離開現場、到醫院、離院、返隊等時間。
inb2

2、預立醫囑連線溝通,保障同仁醫療行為

(1) 授權外醫療流程透過傳輸請示
  • 擴增授權外醫囑,增進EMTP功能。
(2) 減少醫療紛爭,救護人員有保障
inb3

3、資料庫整合,建立39種關鍵績效指標

  • 本局103年到院前救護達17萬餘件,目前相關電子資料均分項散落於本局各資料庫中,如OHCA資料庫、指揮中心派遣系統、電子化救護紀錄表系統等,針對EMS效能的問題,受到民眾、政府、學界及業界等的重視,在世界各國,均紛紛投注資源,不管是國家層級、抑或縣市層級,如何建立一套評估並即時回饋的系統,可快速對指標下降的部分進行補強修正,有助於品質管理的提升。

  • 本專案行動急診室應用了資通訊設備及雲端技術,提供龐大的到院前緊急救護資訊供分析比較,從早期的7項指標至現行規劃之39種指標,對於新北市未來救護規劃有著正面之效益。

  • 本局暨各大隊救護反應時間分析-計算緊急救護案件出勤通知時間至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根據2010年AHA Guideline(2000年已提出)強調對於到院前心跳停止病人(OHCA)應於4分鐘內開始基礎救命術(BLS)8分鐘內開始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且指出反應(奔馳)時間與OHCA存活比例相關。茲比較102年反應時間6.40分及103年度同時期結果為6.33分,顯示為平均反應時間下降,故可爭取更高的OHCA存活人數。若救護反應時間延長時,本局針對救護派遣流程規劃及修正分隊送醫急救責任醫院劃分。

  • PCR正確率指標報表-救護紀錄表之救護資料上傳本局業務E化緊急救護醫療管理系統時效及內容正確率,確保資料庫資料的正確性及時效性(如上圖)。針對分隊端救護紀錄表審核正確性及控管2小時未上傳案件。

inb4

4、建立默契,樹立機關內部連繫機制

(1) 119指揮中心對緊急救護科
 
(2) 119指揮中心對分隊
 
(3) 緊急救護科對EMTP人員
inb5

5、強化效能,機關內部工作能量獲得提升

(1) 119指揮中心

  • 8名高級救護技術員派駐本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透過本職學能提升派遣案件的鑑別率。

  • 訂定全國第一本符合國際規範的派遣手冊,提升派遣正確性。

  • 利用智慧型輔助派遣決策系統,大幅縮短派遣時間,由原有的84秒降低至39秒。

  • 實施A、B分流派遣,使現場工作端人員在特殊案件中,不致因不同級別的救護員派遣不足應付特殊救護案件。

  • 119指揮中心的護理師,可透過雲端系統跟案,同步監看現場工作端的處理成效,大幅提升系統性品管的效能。

  • 透過QR碼的串接,使原本散落於相關科室的救護紀錄可以透過雲端系統進行案件的資料整合,大幅減少人工錯誤及增加處理效率。

  • 整體救護反應時間平均值由7.23分鐘下降至6.21分鐘

(2) 分隊端

  • 透過雲端系統的分隊模擬機,可重現現場的狀況進行開案練習,大幅提升在正式服勤前的教育訓練擬真情景,降低人員的訓練衝擊及改善效能。

  • 分隊端的駐隊幹部亦可透過線上系統,即時監看分隊出勤同仁在現場工作的狀況,大幅提升品管效能。

  • 透過雲端系統,大幅降低醫療紛爭,本局近年未發生重大醫療糾紛案件。

inb6

6、「專業、使命、責任」,提升EMTP人員自信心

  • 本局專責救護隊經常性執行到院前時間急症救護,傷病患者,都是處在性命存亡關鍵時刻,形同危機處理一般,往往剎那間要做出處置判斷,若非養成專業訓練,累積相當工作經驗,是難以承受勝任的,而MER的推行,在專業領域執行上又更上了一層。

  • 一個救護案件,往往影響一個家庭,尤其猝死患者最後能夠痊癒,到院前緊急救護的急救處置非常重要,若能救起則患者可能成功走出醫院,否則整個家庭就落入愁雲慘霧之中了,是以EMTP人員都有一份挽救危急的使命感。

  • 對傷病患而言,醫師是醫療的權威,然而到院前狀況危急時卻無醫師在場,必須由EMT-P人員處置,尤其是EMT-P人員面對時間急症患者更加急切,所以在此種情況的趨使下培養出一種無上的責任。

inb7

7、自行策辦,提升同仁專業素涵與能力

(1) 自行規劃設計開發行動急診室專案

 

(2) 透過雲端科技,發展系統性品管工具

 

(3) 自辦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訓練,主導訓練成效

inb8

8、多元管道鼓勵,提振工作士氣

  • 利用本局局(週)報即時表揚執行救災救護優良同仁,此項以當週事蹟為主,達到即時性公開表揚作用。

  • 對執行本已心肺功能停止患者(OHCA)成功予以急救存活之同仁,從優記功一次或二次之行政獎勵。

  • 本局每年編列預算定期對執行救護有功人員發放救護獎勵金,給予同仁實質正向的鼓勵。

  • 本局專責救護隊之小隊長陞遷採分開甄選方式辦理,以內部擢升長期投注救護表現優異之同仁為主。

  • 本局緊急救護科精心設計3款救護榮譽獎章(如右圖)逐年頒贈對緊急救護著有貢獻人員,使渠等保有尊榮感。

  • 公開行銷救護優異事蹟同仁,如本局新店分隊隊員陳家和榮獲全國十大救護技術員首獎、103年辦理救護成果展介紹『新北●心故事』。

FOLLOW ME

  • Facebook Classic
  • NTPCEMS.png
  • c-youtube
  • photo.jpg

© 2015 by TK. Proudly created with NTPCFD

 

bottom of page